2011年11月27日星期日

醫療到底是福利、服務還是責任?


短短兩年的前線醫療服務,見到不少令人無奈慨嘆的場面,使我深信香港的醫療系統早已崩潰,所以要盡早打算。不少人或者覺得我危言聳聽,那好,我今次把我的觀點和論據一一道來,望與大家一同討論。

身邊的朋友都多是三十歲以下,粗略估計,會為自己的健康作打算的人沒有三分之一。飲食不節、作息失常、壓力和情緒,再加上人體本身的機能衰退,我敢講,有相當大部分今時今日的年輕人,身體的病痛會由老年提前至中年就出現。有研究指出在發達國家,糖尿病病發率會在未來25年增加一倍,也同時增加嚴重腎病的風險(1)。而根據香港癌症統計資料中心2000-2009年的數字,20-4445-6465+三個年齡層的男性癌症病發率,分別為每十萬人71.5459.51944.3,即每一個年齡層增加起碼5倍,就是說,年紀大了就難免會有病痛。有部分疾病不會致命,例如腰痛,病發率有10.8%(2),也直接影響到生活質素,還未講到無數的鼻敏感病人。

怎樣預防疾病的治未病思想今日就不談了,實際一點,講醫藥費。就算每個濟世為懷的仁醫,都總要面對溫飽的問題;而且香港現在的中小企營商環境非常嚴峻,光是租金已令私人執業醫生吃不消。連自己都照顧不到的醫生根本不可能照顧好病人,而大量無法負擔醫藥費的病人也對醫生不利。

先講Project Triangle,這在醫療系統也講得通。

  • 要快、要好,不會平──私家醫院
    某程度上,不是私家醫院貴,只是公立醫院不合理地便宜。現在公立醫院收費,住院服務(急症病床)$100,住院服務(療養、復康、護養及精神科病床)$68,急症室$100,根本連照X-光的成本都不如,部分專科護理病床,一日的成本高達$3000,而這些成本完全無需由用者承擔,難怪大量病人"賴死唔走"以及濫用服務。當年醫管局的出現,提供快、便、廉的服務,實際是嚴重擾亂了私營市場的運作,好心做壞事。醫生為了應付七上八落、朝三暮四的苦況,唯有加價。至於私家醫院是否賺到盡、謀取暴利,服務又是否物有所價,這就要回到核心討論,醫療到底是福利、服務還是責任? 如果私家醫院提供的單純是服務,以商業社會的運作模式去經營,賺錢是無可厚非,手段和方法就是商人的道德問題,也引申到立法機關使用法律去設下道德底線了。


  • 要好、要平,不會快──公營醫療
    早幾日報紙都報導過,個別醫院的磁力共振檢查要排期到2019年。其他的不說,我工作的精神科專科門診新症排期都要一年,光是這個已經令人抑鬱! 急症室由於實行分流制,還好情況不太惡劣,只是真的是緊急情況,馬上會有醫生幫你。不過由於濫用情況太嚴重,醫護人員疲憊不堪,或多或少會造成第三種情況。可是,公營醫療加價必然會受到巨大政治壓力,因為公營服務是社會福利的最後安全網,加費或者會加劇醫療階級差距,無法承擔醫藥費的最終跌入綜緩網,在另一層面增加整體社會負擔。


  • 要快、要平,不會好──到內地或印度求醫
    國內的大城市醫療水平不斷提高,某些醫院的設備和藥物都是採用進口貨,質素其實是可以的。但是她們的門診量和病人數量比香港更多,香港人又要舟車勞動北上,質素已打了一點折扣。最重要一點是,很多醫院都是自負盈虧,監管和法制跟香港相差極遠,萬一有糾紛甚至意外,或者是沒有保障的。

長篇大論以後,個人觀點認為,醫療是責任,而且應該由每個人承擔,畢竟身體是自己的,健康是最高財富,我們好應該及早打算。身邊大多數人都是大學畢業生,實在沒有理由讓自己跌入最低層的安全網,甚至成為社會的負擔。又快、又好、又平的醫療,不會存在;絕對的共產社會,叫做烏托邦。

講錢很現實,是的。講錢、講現實很低俗,或者吧。師姐昨日的一番話點醒了我。現實本身從來沒有好壞,只是大多數人沒有勇氣面對現實而已。



  1. Robert C Atkins. Kidney International (2005) 67, S14–S18; doi:10.1111/j.1523-1755.2005.09403.x .The epidemiology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2. Ng KF, Tsui SL, Chan WS. Clin J Pain. 2002 Sep-Oct;18(5):275-81.Prevalence of common chronic pain in Hong Kong adults.
  3.  http://blog.digidave.org/wp-content/uploads/2009/10/VENN-Diagram.jpg.scaled1000.jpg





2011年11月11日星期五

小巴奇遇


有一日下午坐小巴從交易廣場到瑪麗醫院,選擇了一個平常不會坐的位置,而坐在後面兩個的男生全程說過不停,一般來講有這類人在附近是極為令人煩厭的事,但他們二人對談的內容卻非常有趣,我忍不住全神貫注地傾聽。從聲源和內容可以推斷,左邊男生A和右邊男生B是高年級醫科生,剛去完聽課或講座,乘車返回醫學院。兩人的性格大相逕庭,B是典型內向怕醜仔,不善社交辭令,是那種廿幾歲仔仍不敢直望女生你也感到出奇的類型;而A則是性格極度外向,喜歡冒險,夢想有朝一日名成利就那一類。

以下是記憶中他們對話內容大意的節錄:
A (語氣激昂,說話時而中英夾雜,帶美式口音,廣東話卻咬字不準)
你這樣不行,我跟人說話喜歡要有得著,有一些我從沒想過的主意
B
A 其實你跟我是peer,又不是甚麼,不用$$謹,有甚麼都可以講,不用修飾,你這樣是收藏自己
B不是,我是這樣的嘛
A 就是嘛,你這樣的性格就不好,你為什麼不敢表達,怎麼不說出來呢… (下刪一百字)
B:其實我以前曾經有你這樣的想法,我嘗試去改變自己的性格,所以我才選讀這間大學。不過我真的做不來,像剛才那樣站出來說話,我是非常害怕
A(打斷B的說話) 你是做到的,有信心就可以
B:我想講,讀了大學幾年,最珍貴的一件事,是我認識了自己。做回自己是最自在的
A(滔滔不絕不他,竟然靜默下來約半分鐘後) 你是退縮而已,你是欺騙自己
B:不是的。這是我的性格,這樣最舒服自在

A+B繼續爭論,然後

B:嗯怎樣說呢,你這種朋友,我不懂得應付
A+B繼續天南地北,中間講到一些情史,然後
B:我看專欄講過,人是要懂得獨處才會快樂
A:啊這個不好吧,我喜歡有人在身邊。我一個人食飯都不習慣
B:但裡面講到,人是一個人來,一個人走,所以中途也要學習一個人
A:不過如果經常一個人,那豈不是中間甚麼也沒有發生過,那人生有何意義

不知怎樣他們又扯到另一話題

B:我很滿意現在的我,以我的背景做到我現在的事,已是超額完成了
A:你太容易滿足了,你沒有想過其他的事嗎? 我會想,他日見到自己的同學上電視,見到他們成功了,我會問為何我不是那一個。What if 我今日錯過了一些甚麼,而做不到一些事
B”What if” 只是心有不甘罷了
A:你不明白,明明你有能力、有條件,但你不去做,太可惜了
B:因為我覺得一切已經很好
A(繼續他那鼓動人心的偉論,發表他的 motivational speaking)
B(繼續自我)

我要強調,整段對話我是被強迫聆聽而不是偷聽,因為二人說話聲量很大。我亦無意侵犯私隱,但無可否認我是太好奇和八掛。以我的推斷,他們倆相識不久,很可能在剛才的小課或近期實習時認識。每間醫學院一年取錄過百名學生,相互間不相熟也不奇怪,尤其是兩個如此南轅北轍的人。

整段對話中,A不斷遊說和鼓勵B去作出改變,而B的自我信念卻十分堅定,彷彿是 unstoppable force 遇上了immoveable object。然而他們給我的感覺是大家都覺得自己很對,是對方不好,亦希望對方明白和認同自己。對話中,他們都經常打斷對方。難怪Bcounseling 做得不好 (他自己講的),因為他的 listening不夠深入。雖然他較少打斷別人,但也很少會追問下去。A其實只是外強中乾,以極度外向的言語行為裝扮自己,從而掩飾自己的不安甚至空虛(當然只是我粗淺的分析)A一直否定B的收歛和內向性格,認為B的滿足只是出於自我安慰,這很可能是他的潛意識使然,至於確實的心結是甚麼,因為B沒有加以深究,我亦無法瞭解。很可能,是跟A的自我觀感有關。

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各自要面對的困難都不一樣。A需要建立自己的personal zone,而B則要學習克服自己的comfort zone。某程度上,A的路途更艱難。A在整段對話中都顯得十分激昂,驟眼看似強勢,他一開始說到希望聽到一些自己從未想到的主意,從中得著,可是當B提出其他的生活方或和人生觀,他卻聽而不聞。實際上,他只想聽到自己想聽和自己相信的事,從而強化自己。他想要的很多,不過他需要甚麼,也許連他自己也不清楚。相反地,B看似弱勢,但我相信他在過去的日子裡經歷了一些事,他會提到成長的重要,而他也學懂了建立自我,接受who I am。對於他來講,樂天知命是好事,安守本份應該是他對社會最大的貢獻。然而生命無常,有些時候,我們不得不克服自己的心魔。人生本來就是充滿可能,沒有超額完成這回事。照顧好自己以後,亦要兼善天下,為自己和別人帶來意義。

無論如何,在我們的人生中,每一個出現過的人,都總有意思。性格相反,也可以做到好朋友,只要大家都真誠相待就可以了。也希望他們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

2011年11月4日星期五

YES or NO (2010) (港譯:我的同居密友)


沒想到會有人找我看這套電影,我以為有興趣看的、會看的都在網絡上看過了。而這篇章早就寫好,就是沒有貼出來。忙碌算是原因,說到底,其實是心中深處的恐同感作祟。我還真好意思說自己思想豁達開放。
----------------------------------
天啊,這又是甚麼爛戲名! 都是甚麼年代了,還有這麼老土卻又不到題的戲名。到底是香港的電影發行商太懶,還是經己技窮,光聽戲名,我差點以為是那些九十年代的鄭秀文或任賢齊青春電影。
同居,誰都可以,而且多是自己選擇的。但本片主角可是大學的室友,是無心插柳的安排,也是在最意想不到的情況下,讓兩個人看到自己和他人不為人知的一面。
能夠在泰國和臺灣大獲好評,也被選為本年度香港同志電影節的開幕電影,它絕對不是那等只講噱頭而內容空洞的貨色。說實在,近十年的同志電影很多,但談得上有質素的,數不上多少部。李安的斷背山(2005)是一大經典,以李大導的名氣配以他最擅長的片種,成功製作了能夠走進主流的同志電影 (個人而言,與其說是同志電影,不如說是可歌可泣的淒美愛情故事)。而他早年的喜宴(1993)也或多或少造就了後來的面子(2004)
然而在香港以及很多地方的同志電影,無奈地只能說是"偽同志"電影,要不就是噱頭,要不就是被包裝了的異性戀模式,更甚是精神病態化的演繹。又或者,電影走向另一極端,過份製造同志萬歲的幻象,呈現一幕幕"真實而裸露"的激情,冷不防情色、色情只差一線,有時還以為入錯院看了soft porn
這套電影的主線其實很簡單,故事很大路,就是講兩個南轅北轍的人,在偶然下相遇,由起初的陌生甚至抗拒,到日久見人心,進而擦出火花,卻不敵世俗眼光而拒絕再進一步,最後一番掙扎後大團圓結局 (拍戲就是這樣,現實中,大團圓的有幾多?!)。電影難得的是中間很流暢自然地交代了很多大道理,不但促使了主角反思自己的處境和做人處世,更重要是讓觀眾們也認真思考愛情的真諦 (當然,前提是你是那種會思考的人)。唯一想批評的是主角生硬木呆的演技,以及不敢恭维的歌喉。或者,導演是想用另一種方法去演活角色吧。反正長得帥氣可愛就可以令一眾粉絲尖叫。
網路上關於本片的影評很多,而且寫得不錯,不再重複。

很可能,本片會在電影節後在小部分戲院上影,密切留意吧。
電影節的開幕電影一定好爆

2011年11月2日星期三

那些年的後記


那些年,我收過的觀音兵。




重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嘗試從沈佳儀的角度出發,發現說穿了,那個讓一眾男士趨之若鶩的沈佳儀,還不就是大家在茶餘飯後都在唾罵的觀音娘娘!

綁條馬尾,還愛心考卷咧,月黑風高夜闌人靜找喜歡妳的男生孤男寡女獨處一室溫習。跟蝦兵吵個架便匆匆找個隨手可得的蟹將慰藉一下空虛的心靈。男孩好不容易掰開觀音娘娘的金剛圈,卻又被一句緊箍咒「被你喜歡過,很難覺得其他人有這麼喜歡我」召回蓮花座下。誰說沈佳儀純真的,你們不都稱這為 FLIRTY 麼?同一齣電影,如果周秀娜取代了陳妍希,嗯,你懂我說甚麼啦。

彎彎問沈佳儀:「妳不是要說被那麼多人追很煩吧?」她答:「不是啦,只是我覺得,我很幸福。」屁咧,幸福幸福,讓那擺呀擺呀的裙臣服百萬人的暗爽就是幸福。

沈佳儀自己也認了啊:「常常聽人家說啊,戀愛最美好的時候就是曖昧的時候,所以乾脆讓你追久一點,不然一旦你追到我就變懶了,那我不是很虧嗎?」柯騰:「妳真的很機巴欸。」對啦她真的超機巴的,根本就自私到不行好不好。曖昧美好的地方,其一在於二人都小心翼翼調校到最能吸引對方的頻率,要變成童話裡你愛的那個天使,可是你真的相信你們會像童話故事裡,幸福和快樂是結局?其二在於毫無負擔,也許相愛很難,就難在其實雙方各有各寄望怎麼辦,曖昧就不同了,沒寄望沒失望,況且即使失望了拍拍屁股溜走不就行了?

電影省略了小說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情節,大概讓觀眾惋惜總比拆穿真相浪漫吧。是當他們為自由格鬥賽爭吵後,柯騰深深明白到他與沈佳儀之間個性的矛盾。「這個矛盾我早已知道,身邊的朋友也不斷地提醒我,但我總是以為正經八百的沈佳儀與搞怪衝動的我之間的矛盾,並不是互斥,而是一種反差的浪漫。」就這樣,柯騰決定對她追了八年的女孩說再見。所以啊,當大家都在納悶為甚麼他那麼蠢那麼遲鈍?為甚麼給你手襪時就不牽著她的手?為甚麼人家穿著你畫的T裇在雨中哭著罵你笨蛋就不衝過去抱著她?說不定不開始才是我們最好的結局。只是可惜不是妳,陪我到最後。

說那麼多,並非要褻瀆觀音娘娘,畢竟有人收兵,都總要有人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心甘命抵做隻貓做隻狗不做情人。愛情從來就無對錯之分。昨晚看高清翡翠台的《 LIFE 》,雌性甲蟲各出奇招,有些妍姿妖艷,有些薰香馥郁,只為獲得一條精蟲;雄性甲蟲要長出最大的顎,過五關斬六將,也只為輸出三千萬條精蟲。人類只不過是比牠們複雜一點點點點罷了。

每個男人心中都有一個沈佳儀?我說,每個女人心中(裙下?!)都有一個柯景騰,噢,對不起,還有一個曹國勝、一個謝明和、一個廖英宏、一個許博淳……


那些年我們有沒有愛過



九把刀小說改編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票房報捷,在港掀起話題,不少記者致電問我有沒有相似的校園戀愛故事可以分享,一時間,彷彿所有人都因着中學時期的戀愛故事集體中毒,然後藉着電影集體回憶——集體美化自己的回憶。
  因着《那些年》,很多校園生活很蒼白的女生都變得很驕傲很感恩,因為電影讓她們有了圓謊與自欺的藉口;那些年其實也許有很多人暗戀我,不過是我不知道而已;而因着這電影,很多從沒浪漫過的男生也變得很臭屁,因為他們可以大模廝樣撒謊自欺,為自己的不夠成熟與勇敢找到撒賴的例證。
  失去了才默然回想
  《那些年》最動人的地方其實是男主角柯景騰和沈佳宜之間的曖昧。兩人明明都有意思,遊戲還可以玩那麼久,直到最後大家失去了,才猛然噙淚回想:「啊,為甚麼當年我們沒有在一起?」
  也許因為我們都像柯景騰,根本就沒有我們所想那麼勇敢厲害;又也許因為我們根本就沒有想像中那麼愛對方,如果真的很愛很愛,我們怎可能甘願錯過?怎能忍受自己畢生最愛被其他人牽着抱着,餘生再也無法長相廝守?因此,唯一的結論只是,即使我們自以為有多愛對方,其實我們最愛的只是自己,怕失敗,怕出糗,怕破壞自己的美好形象,最後,也不過是太愛自己而已。
  當下的我們愈骯髒醜陋,我們就愈需要《那些年》這種曖昧的純愛故事來淨化自己的人生。要是青春離你還近,你根本不必緬懷青春;要是你現在愛情幸福圓滿,你才不會有時間回憶多年前那段無法圓滿的愛情;要是你這些年來過得很好,又怎麼需要頻頻回顧那些年遺忘了的錯過與微小?


2011年10月28日星期五

梁文道:越能放下自己你就越快樂




:從週一到週五,每天傍晚5點多,只要你把電視頻道轉到鳳凰衛視中文台,就會在一直輕快琥珀的小提琴曲之後,見到一個理著光頭,戴著框架眼鏡,衣服逃不開黑白灰三色的男子走進屏幕。他軸上總是捧著一本書,裡面貼滿了各種顏色便簽。他會在接下來短短8分鐘裡,侃侃而談這本書和由書引發的思考。講完,話音未落,不說謝謝收看或者再見,轉身就走開。

這就是紅遍兩岸三地的讀書節目《開卷8分鐘》裡的梁文道,和我們在鏘鏘三人行或者其他時事評論節目裡見到的梁文道,還有從各種報章雜誌專欄裡讀到的梁文道一樣,是被尊稱為「公共知識分子」的那個他。

但私底下,梁文道又是怎樣一個人?

此刻,他就站在對面,戴著玳瑁框的圓眼鏡,鏡片擦得亮亮的,青春的發緊貼頭皮,衣服熨燙得很挺括,村衣和馬甲都扣在最上面一顆口子,皮鞋一塵不染。靠近能聞到他身上淡淡的古龍水味。隨身斜跨一隻小白底黑條文的布包,裡面放著一小瓶水,一大本書,兩支鋼筆,還有煙。一切那麼井井有條,像極了他摩羯座的嚴謹。

他堅持坐車一定要女士先上車,進門或者出門一定要女士走前面,初次見面一定是他快步上前躬身握手,旁邊人幫忙倒茶水他一定起身致謝,這樣謙恭有禮,又像極了老派紳士。等他坐定下來,手捧一杯美式咖啡,一邊用攪拌棒慢慢攪動,一邊天南海北講起他的生活,不時還會停下來和書店主人養的小貓玩一會兒,然後轉身問大家剛才講到哪裡了。這時你又會覺得他是一個可以促膝談心的朋友。

為什麼很多人喜歡聽梁文道講話?有人說是因為他說的剛好就是他們想知道的,他堅持的剛好也是他們最堅持的。大學念哲學,梁文道習慣看什麼都深究本真,可能正因為這樣,以往他在照片裡多半都是緊鎖眉頭。他快樂嗎?從出生在一個天主教家庭,到少年時想當黑幫老大,然後想當哲學家,再到最近成為佛教徒,梁文道的生命裡,除了讀書這個嗜好,還有什麼讓他快樂?

想悅己,你得先要弄清究竟「誰」是自己

「也許你和我一樣有過這種經驗:一件起初看來會讓自己開心的事,最後卻反而讓自己痛苦。比方現在大家都在熱 ipad和iphone4,假設我想我也可以擁有一件,必定會很快樂。於是我高高興興地跑去排隊購買,結果排隊時被人插隊,踩到腳,日曬雨淋,終於輪到我了,卻說賣完了。我可能因此變得好生氣、好憤怒,原本想要悅己的事,結果變成虐己。

我還認識有些人,一輩子都活得很難過,總是記得十多年前某某人欺騙他傷害他,或是某些童年陰影讓他很不快樂。其實,他仇恨的那些人,有的說不這早就不在人間了,剩下的也早就不再來往,發生的事早都變成歷史真正讓這些事過不去的,其實是這個人自己放不下。這時這個『自己』,就變成封鎖自己的牢籠。他被關在那些難過的記憶裡面,太在乎自己要求的正義沒有獲得,補償沒有實現。他想用怨恨來補償快樂,卻離快樂越來越遠

你看,我們變得和追求快樂的目的背道而馳,往往是因為沒搞清楚,那個想要取悅的『自己』,究竟是誰?它由哪些部分構成?或是糊裡糊涂把父母、老師、朋友,甚至大眾傳媒告訴你的需要,不假思索當成『自己』的需要;或是固執地認為應該堅守一個理論上不應改變的自我,把自己變成『自我』的囚徒。

所以我常覺得,放棄『自己』這個概念時,說不這會快樂得多,輕鬆得多。」

和「自己」保持距離,才能找到你自己

「我們常常要透過別人這面鏡子,才能瞭解自己。但既然是鏡子,就有可能變形或扭曲。這時,我們要靠自己的敏銳感覺看清楚自己。每當你覺得快樂或不快樂,滿足或不滿足時,你都清醒地跳出來看一下自己,這時被刺激,被滿足的究竟是什麼?我需要這樣的滿足嗎?人的確很難認清自己,唯有常常問自己問題。離自己有點距離,你才能清楚看到那個狀態下的自己是什麼。

拿最近發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來說吧。上個月,我以北京工作。剛到第一天,正在準備第二天一場千人的盛大活動,家人忽然來電話告訴我,我從大學起養了17年的貓,小吉,忽然死了。那一記得,我腦中一片空白,毫無意識地猛然站起。小吉像我的女兒一樣,跟我很親,從小就會爬到我的毯子上來睡,我一直看著她長大。

我連著好幾天都擺脫不了那種空白,不可抑止地想像她最後倒在地上的那一刻。她可有搏盡力氣地發出最後的哀鳴?抑或疲憊已極地常常睡去?生命究竟是什麼?那具躺臥的軀體分明就有小吉的樣子,但它比起之前還爬得起來的活物到底少了些什麼,或者多了什麼呢?

我很難過,就像失去一位親人。慢慢,我開始思考,我究竟在為什麼難過?也許我難過的只是從此失去某種習慣:比方我以後再也不能回到家的時候,用一種物有的聲調呼喚她的名字,期待她的出現;晚上睡覺時,也再不能期待她跳到我的枕頭上,用她的小腦袋頂我的頭;沒辦法再在我的衣服上找到她的毛……這些東西,我知道以後不會再有了。

我發現,難過的其實並不是失去這個伴侶,而是失去我自己身上的某種習慣。為有什麼事情你從此不會再做了而難過,就是一種很強烈的執著,會讓你很不快樂。」

快樂不快樂,都是背後有隻手在推動

「我們常常會為失去的東西難過,但最好玩的是,東西還沒到手,我們往往就已經開始擔心會失去它。其實你沒得到的東西,本來就不是你的;失去的東西,也不是你的。用佛語講就是『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就像我的貓,她離開了,她就不再是我的人我未來會得到什麼,它也還不是我的,我幹嘛那麼揪心它?

人最痛苦,好像都在為『已失去』和『示得到』糾結。對現代人來說,還最怕在這個滾滾的時代洪流中掉隊趕不上這趟車。拿現在人人關心的房子這件事來說,我還沒買過房子,也沒搭上任何車。昨天我來到上海,路過一個據說是目前上海最貴的樓盤,幾年前就有人勸我買它,現在價格已經翻了八倍。朋友每次看到我,都說:你看,後悔了吧,假如當年買了,現在不就可以退休了嗎?的確,這話沒錯。但假如我一直為這事懊悔,結果飛機掉下來,生命最後那一刻,我還在懊悔沒買房子的事,你說,這樣的人生多痛苦啊。

讓你痛苦的,不是你沒有搭上車,而是你總是想著自己沒搭上車的那個念頭。在香港有很多人四十歲前幹活乾得很拚命,希望可以提早退休享受生活,結果退休後卻因為早年弄得滿身傷痛,沒兩年就過世了,本該享受的生活從來沒有出現過;也有些人,你覺得他境況好慘,年輕時沒幫自己打算好,退休後還得出來繼續工作養家但你跟他一聊,卻發現人家活得自得基樂。人對現在狀態是什麼感覺,比外人看他是好是壞,重要多了。

有位法師曾說過這樣一個例子: 當有人拿一根棍子打你,你會不會生這根棍子的氣?當然不會。因為打你的看起來是這根棍子,其實是拿棍子的那隻手。但你也不會氣那隻手因為你知道,手也只不過是被利用的工具這麼分析下去,你會發現,那些傷害你的人,就跟棍子和手一樣,被他也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操縱著。這時你不會生氣,只會覺得他很可憐。

然後往深處想,其實我也難免會做一些傷害人的事,會被一些我自己都控制不了的東西蠱惑。但佛法好玩在它也不鼓勵人自責太多。要寬容別人,也要寬容自己。老活在對自己做錯事的愧疚感裡,跟活在對別人的仇恨中是同一回事。不是說你不要去改變,而是先放下罪責感,然後去想以後怎麼做才不會重蹈覆轍。

快樂或不快樂,都是背後有東西在推動你,你要清醒看到那個東西是什麼。我們的大腦聯想能力很強,常常從A點蹦到H點再到F點,繞一大圈之後說不定又跳回A點。這個過程裡,我們往往不知道自己在想這些東西,而是讓意識隨波逐流。想要清醒,就要『唸唸分明』。

有個練習方法很簡單,人人都可以做到,就是『觀呼吸』。這個過程很有意思,一呼一吸間,你會想很多東西:我要坐多久啊?我等下晚飯吃什麼?諸如此類。當這些雜念來時,不要跟自己說『不行,快回來』,也不要責怪自己『怎麼又走神』。正確的方法是當一發現有雜念,就只跟自己說三個字『知道了』,甚至別說『我知道了』。很奇妙,當你一想『知道了』,雜念自然就跑掉,你原心就定了。等心定了,你就可以開始關注呼吸怎麼吸進來,怎麼呼出去,進來的時候是涼的,出去的時候鼻孔感覺是熱的。慢慢這樣的練習做多了,你平常觀察自己,觀察環境的能力就會變強,你的心就不容易散亂,不容易跟著別人跑掉。」

越能放下自己,就越容易快樂

「對現代人來說,愛情也常常是喜憂參半。我們聽過太多女人為男人變心而心碎的故事,也聽過太多男人為什麼會花心、好色的理由,甚至有人對此提出生物學理論,但我想說的是:人並不是自然的囚徒,人有能力擺脫本能的束縛。我們今天所有的道德規範,都來自對自然本能的約束和否定。

我承認,在花心這個問題上,男人可能有各種各樣的理由,甚至有客觀理論支持,但這些都不表示可以成為一個藉口或必然發生的事。在愛情世界裡,男人對女人的誤解,女人對男人的迷思,也許的確有很多客觀事實依據,但我相信,處於每段關係中的兩個人都是有能力去改變這些東西的。

在愛情中,往往越沒有自己,越快樂。太強調對自己的滿足,是欲,不是愛。慾望這個東西可怕在,它永遠滿足不了。好比買車,你總會遇到更好的車,有了勞斯萊斯,還希望有布加迪,還希望純個人定造;搭飛機,搭頭等艙,不如買私人飛機,國產的還不行最好是灣流公司出產的最新型號……你會發現,這個過程永遠無法滿足。在愛情裡也是這樣如果你總想滿足自己,你就永遠不會得到終極滿足。當你越能放下自己,投入像冒險一樣的過程裡面,你才會開始快樂。」

越不期待目的,越能得到意外驚喜

「我們常說:生有涯而知無涯。於是常常有人要我開書單,希望能在有限時間裡多讀有用的書。可我總覺得讀書到底有用沒用,我沒辦法幫別人回答。從我自己的經驗來看一些起初看來很沒用的書,有時卻會變得很有用,這個有用,是超出你原先想像設定的範圍。

我這輩子到現在,擁有的或者獲得的最巧妙的想法,恰恰都來自讀之前沒想到它會給我帶來這種用處的書比方我前陣子在讀一本台灣社會學家寫的,調查在台灣工作的菲律賓女傭的書。在那本書裡,我很意外地讀到一些想法,可以幫我理解今天中國民族主義的問題。你看,這本來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我卻從中得到啟發。

我們總希望做的每件事、度過的每一刻都要有用,於是不再留時間散步了,不願意坐在窗下發呆了,換句話說我們不閒了,這樣其實少了很多孕育靈感的機會。當我們失去這些機會,人就不太會有大的變化,很難跳出原有格局。

為什麼?你看『用』是什麼意思?它就是你設想好的目的。當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滿足那些既定目標你就沒墨汁發現在這個目標範圍外,更廣闊的可能性是什麼。所以讀一些無用的書,做一些無用的事,花一些無用的時間,都是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變化,就是來自這種時刻。」

《悅己》雜誌2010

2011年10月25日星期二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2011)



都有一段時間未有全城追捧小品劇情電影。戲院加場又加場,場場爆滿;戲院以外人人議論紛紛,未睇你就OUT。或者因為電影背境取於十年前的臺灣高中,時代和文化背景相近之餘,原著小說大賣,臺灣票房高收,再加上網絡熱傳,美女帥男擔正主角,天時、地利、人和盡得。
愛情小品,我還是喜歡亞洲電影,畢竟帶點東方人的含蓄,不像歐美青春劇,型男索女一來就打得火熱,慾搏連場。不過嘛,這片子說它含蓄又講不過去。開頭那段高難度"另類課堂活動"的確別出心裁,導演在演繹少男時代血氣方剛,睪丸酮氾濫的日子還是來得寫實。由男生角度出發的愛情小說改編電影我基本上沒有看過,所以本片頗有新鮮感的。除了個別笑位過於誇張造作,大多滑稽到位,恰如其分的少少咸多多趣。可惜今次不是跟男性朋友去看,否則我真的想問,十年、二十年後,很多男人都漸漸有了肚腩、地中海甚至雄風不再,他們看著這些片段時心裡是甚麼滋味。
至於電影的主菜,男孩和女神間的一段情,卻沒有預期中的深刻,但不得不讚嘆女主角以二十八歲之齡還拍得出十八歲的感覺。作者多次舖陳,在另一個平行空間和女主角在一起的願望。然而所有人都能看出,他們的確已經在那個空間在一起了,只是未有從口中說出"在一起"三個字而已。關係跟婚姻不一樣,它不需要契約來見證。它的微妙之處在於,在你開始有意無意地關注這個人,進而感受到心如鹿撞的觸動,一切都經已"開始了"。當然這也帶到作者的下一個感慨,就是在那段階的女生總比男生成熟。啍,錯了,是她自以為很成熟而已。女人天生情感發達,又傾向服從主流,語言表達較佳,致使大家都錯覺她們成長了。實情是,為了令她們的心定下來,她們必須找些來東西作為寄託,最明顯的是讀書。我敢講,沒有幾多個女生是喜歡解剖和數理而追求知識,為的只是希望讀好書、升好學、找好工,走在一條標準人生道路,找回一點點安全感。安全感這回事,不知道苦害了多少棵關係幼苗。明明大家都有了感覺,卻又未有勇氣再跨出一步,最後因為小小誤會而留下雙方人生中第一個遺憾。
儘管是一個遺憾,能夠在高中段階就有如此刻骨銘心的經歷,是幸福的事,至少可以作為寫作的材料。人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要相信,一切已發生的事已是最好的安排。
到最後,無論心有多痛,情感有多麼矛盾和複雜,你還是想成全這個人,讓她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那怕是要從另一個人身上得到安全感和幸福。只要妳知道,在這個平行空間,或是別的時空裏,依然和曾經有一個很傻、很幼稚、很任性,卻最全心全意愛妳的人,就可以了。

2011年10月22日星期六

REGRETS OF THE DYING


For many years I worked in palliative care. My patients were those who had gone home to die. Some incredibly special times were shared. I was with them for the last three to twelve weeks of their lives.

People grow a lot when they are faced with their own mortality. I learnt never to underestimate someone's capacity for growth. Some changes were phenomenal. Each experienced a variety of emotions, as expected, denial, fear, anger, remorse, more denial and eventually acceptance. Every single patient found their peace before they departed though, every one of them. 
When questioned about any regrets they had or anything they would do differently, common themes surfaced again and again. Here are the most common five: 

1.
 I wish I'd had the courage to live a life true to myself, not the life others expected of me. 

This was the most common regret of all. When people realise that their life is almost over and look back clearly on it, it is easy to see how many dreams have gone unfulfilled. Most people had not honoured even a half of their dreams and had to die knowing that it was due to choices they had made, or not mad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try and honour at least some of your dreams along the way. From the moment that you lose your health, it is too late. Health brings a freedom very few realise, until they no longer have it.


2.
 I wish I didn't work so hard. 

This came from every male patient that I nursed. They missed their children's youth and their partner's companionship. Women also spoke of this regret. But as most were from an older generation, many of the female patients had not been breadwinners. All of the men I nursed deeply regretted spending so much of their lives on the treadmill of a work existence.
 

By simplifying your lifestyle and making conscious choices along the way, it is possible to not need the income that you think you do. And by creating more space in your life, you become happier and more open to new opportunities, ones more suited to your new lifestyle.
 


3.
 I wish I'd had the courage to express my feelings.

Many people suppressed their feelings in order to keep peace with others. As a result, they settled for a mediocre existence and never became who they were truly capable of becoming. Many developed illnesses relating to the bitterness and resentment they carried as a result.
 

We cannot control the reactions of others. However, although people may initially react when you change the way you are by speaking honestly, in the end it raises the relationship to a whole new and healthier level. Either that or it releases the unhealthy relationship from your life. Either way, you win.
 


4.
 I wish I had stayed in touch with my friends. 

Often they would not truly realise the full benefits of old friends until their dying weeks and it was not always possible to track them down. Many had become so caught up in their own lives that they had let golden friendships slip by over the years. There were many deep regrets about not giving friendships the time and effort that they deserved. Everyone misses their friends when they are dying.
 

It is common for anyone in a busy lifestyle to let friendships slip. But when you are faced with your approaching death, the physical details of life fall away. People do want to get their financial affairs in order if possible. But it is not money or status that holds the true importance for them. They want to get things in order more for the benefit of those they love. Usually though, they are too ill and weary to ever manage this task. It is all comes down to love and relationships in the end. That is all that remains in the final weeks, love and relationships.
 


5.
 I wish that I had let myself be happier. 

This is a surprisingly common one. Many did not realise until the end that happiness is a choice. They had stayed stuck in old patterns and habits. The so-called 'comfort' of familiarity overflowed into their emotions, as well as their physical lives. Fear of change had them pretending to others, and to their selves, that they were content. When deep within, they longed to laugh properly and have silliness in their life again.
 

When you are on your deathbed, what others think of you is a long way from your mind. How wonderful to be able to let go and smile again, long before you are dying.
 


Life is a choice. It is YOUR life. Choose consciously, choose wisely, choose honestly. Choose happiness.


2011年10月21日星期五

問世間錢為何物


早前推介過一篇報導(http://hk.biz.yahoo.com/111019/366/4bjzy.html),內容講及一對情侶用八年時間才儲蓄了八萬元,換句話說他們平均每個月只儲八百元左右。如果那對情侶是全職學生兼以貸款繳交學費,那尚算情有可願。但原來他們已是在職人士,估計月入三萬。以家庭月入三萬計算,排除一切可變因數,八年來的收入接近三百萬,八萬元的佔份少於3%。當然,如果他們打算進行節約婚禮,這個金額相當合理,而且值得鼓勵,畢竟婚禮只是臺大龍鳯,大排筵席後你的金錢就大江東去。結婚這回事,婚姻才是重點。雖然我經常強調不要把經營生活的困難放在關係前面,但俗語云貧賤夫妻百事哀,還是留個錢旁身比較實際。現實和理想只要找到技巧和平衡點,絕對可以相輔相成。
現在每天債務危機的新聞報導不絕,隨之而來還有各地的佔領、罷工、示威。我在佔領中環的FB找到一段名為”Money As Debt”的動畫(http://www.youtube.com/watch?v=zbKRM30Zxnc),講解商業銀行如何製造金錢假象,以及整個金融系統的不合理。其實我也寫過現今社會的金錢價值與生產價值完全脫鉤,不事生產的人蠶蝕整體勞動成果,導致今時今日的局面。可惜在多次資料離奇失蹤事件中,那篇章消失了。
回正題,大家作為金融漩渦中的小小個體,若然要避免被捲走,一方面必然是要團結起來集中力量,積極改革制度,打擊那些貪得無厭的官吏和大鱷;但另一方面也要找對立足點,做好自己的財富管理。
1.         想要的不等於需要的
想當日我沒有購買iPhone改為買iPod,是考慮到兩者功能高度相似,而當時whatzapp未被開發,我又不需要3G上網,所以我是沒有需要使用iPhone的。再看看價錢,”0機價計劃月費約$400兼簽約24個月,兩年下來合共$9,600,是iPod的四倍之餘,也足夠我去旅行了(對,我需要去旅行)。
2.         先儲蓄,後花費
普通草根階層的基本需要不多,衣食行一切從簡的話每月五千元左右就足夠。話說回來,朋友們,不要天真的以後自己有個大學學位和穩定收入就是中產階層,時代不同了,我們只是草根蟻民。香港的住屋是一大問題,可以的話盡量節省,例如跟父母同住。想跟伴侶二人溫馨一下的話倒不如去旅行,或者花錢給父母去旅行而駛開他們亦可。花點心思和創意吧。總之,在計算一切基本開支以後,訂立每月儲蓄目標,出糧後第一件事就把這筆錢存起來,餘下的才使用。謹記,小心使用閣下的信用咭。
3.         預早計劃
好了,我們總不可能一輩子跟父母同住,除非這是你的意願;再講,每個月存下的一筆錢,都要用得著才算是自己的錢,不然只是個數字而已。還原基本步,再想想自己的需要,今次要想得長遠一點、闊一點,例如每年的薪俸稅、置業、結婚、子女、創業、退休等等,並著手計劃你的將來。
4.         攻守兼備
短中長期的藍圖都有了,就去到最好玩的部分──投資。做人要講平衡,投資亦一樣,不能過於集中一、兩種方法。買樓買股回報高,風險亦高;紅薄仔、豬仔錢罌是腳踏實地,但一大班金融巨頭和商家製造的經濟泡沫,單是通脹就會把你的錢食光。而且人有三衰六旺,意外和不幸是無法完全消除的,積極爭取回報同時,也要有一定的保障。不要把保險公司視作洪水猛獸,無錯她會賺你的錢,但起碼在你不幸的時候她是給予賠償,而不像商業銀行一樣收你的利息和抵押品,讓你債務雪球越滾越大,或者收了你的物業使你流落街頭;可是你亦不要妄想在保險公司身上佔便宜,你鬥不過精算師的。
5.         心靈富足
最後,再次回到基本步,真真正正看清自己的需要。我們不可能無止境地追求金錢和物質。心靈富足才是至高無上的財富。活在當下,不要過份憧憬未來的幸福,很多你以為退休後才做的事,今日已經可以做到。也不要放縱今日,過度消費或者活在虛無都是有代價的。懮勤是美德,太苦則無以適情怡性;淡泊是高風,太枯則無以濟人利物。人算不如天算,你的人生藍圖再好,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的,做好本份以後,就隨遇而安吧。

2011年10月17日星期一

名涵和職稱,你配嗎?


早前有幸與一位德國學者交流,親眼見識德國人的認真和嚴謹。他為人非常親切,沒有架子,不過辯論起來寸步不讓,舌劍唇槍,確有霸氣。外國人要跟中國人打交道不容易,其中一樣令他吃不消的,是每個人名片上古靈精怪的名號。誰誰誰都是主任,不是主任就是甚麼director, associate,還有很多assistant blah blah blah。到底,那個稱位的人是做甚麼?整個組織架構又是如何?算了吧,沒有幾多個中國人會清楚;清楚亦不敢講,難道說自己是土皇帝或這裡是山寨廠麼。

在以前工作的地方,一般的張三李四跑到診所就必然要找”教授”,彷彿教授以外的人就不會看病。然而要是這樣,我還真的想知道教授是怎樣成為教授。你不是認為一個人二、三十年後,當你一把年紀就自動”升呢”吧。實不相瞞,內地有博士學位的醫生,大多是讀書得來的,在這黃金十年有多少人是走上臨床而非終日在實驗室或死讀書,我也很想知道。

甚麼是教授?教授要如何教與授?教授的目的是甚麼?這個人是否真是教授?這些沒有人要知。反正套上名號以後就能成為神醫,吸引信徒。

名譽效應實在太強,大家都喜歡亂用名號,要不亂套在別人身上,要不胡亂為自己起個。替別人頭頂加上光環,人家聽著耳順歡喜;接受別人的逢承,有虛榮,也有實際利益,大家都高興。

無他的,有名,就有權也有利。在內地,剽竊、偽造論文不是出奇事,詆毀同業、自吹自擂的行為亦屢見不鮮,更莫說其他大大小小見利忘義的等閒事。當我們不斷大舉引入專才,我們亦同時引入他們的次文化。

無錯,我是在批評他們。

不過放心,一個人不會因為別人的評價而卑微,同樣亦不會因為他人的吹捧而偉大。

名號背後的內涵,套上職稱以後要工作稱職,撫心自問,你都有了嗎?都做到了嗎?名不副實,被捧得越高,只會跌得越痛。有真才實學的人,有腰骨的人,有信義的人,總能站起來。放長雙眼看吧。

----------------------------
這篇短文格外珍貴,因為繼我的mailbox 無故遺失電郵以後,今次到我的iPod notes不翼而飛。iPod是我隨心即興寫作的好工具,這些資料都是我的心血。本以為用outlook backup 會安全,但竟然是更差!!!細節我都不想再講了。好不容易,耗盡九牛二虎之力把當中的一半找回來,這是其中一篇。

2011年10月16日星期日

You Don’t Know Jack (2010)


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主角Jack Kevorkian,美國人稱他為 Dr. Death,是個很受爭議的人物。他主張,人們有權利選擇自己怎麼死,特別是一些生活品質極差,對活下去沒有任何懸念的病人,進行所謂「死亡」醫療,讓他們能死的舒服一點... 他原本是名病理學醫生,知道怎樣死法才會舒服,所以他認為生為醫生的職責,就是要教導病人,怎麼死才可以死的很舒服,而不是讓他們自生自滅,這跟你已經活不下去的拔管不太一樣,拔管只是讓病人「自然」死亡,其過程可能非常痛苦,但 Jack 主張的安樂死,是真的「安樂」死。

Dr. Kevorkian1990年協助俄勒崗州54歲教師Janet Adkin女士自殺至199811月在CBS《六十分鐘時事》節目裡展示他積極協助Thomas Youk死亡的過程,短短八年,已先後協助一百三十多人安樂死,即使被吊銷醫生執照,並多次以謀殺罪被起訴,他依然不顧執法人員和宗教人士的猛打,誓要以行動表明自己對於病人死亡權利的捍衛以及尋求安樂死合法化的鬥爭。這種大膽得近乎反叛和罪惡的行為,使關於「死亡選擇」這極具爭議的課題不再是忌諱,結果有人認為他是Dr. Good,但亦有不少人視他為Dr. Devil

1998年他決定親自替一個肌肉萎縮性硬化的病人注射,並拍下過程交給《六十分鐘時事》播出。他明知會被控謀殺,甚至坐牢,但仍然堅持此舉,旨為故意挑戰他認為不合理的法例。結果真的被控二級謀殺,罪成入獄,直到2007年因行為良好才獲假釋。八年多的牢獄生涯沒令Dr. Kevorkian對協助病人安樂死感到後悔,他始終堅信人應該有死亡的權利。作為一個本應竭力救人的醫生,當面對痛不欲生的病人苦苦哀求安樂死時,確實是兩難。在當今備受法律、宗教、倫理等社會鉫鎖制約下,又有多少人可像Dr. Kevorkian拿出「勇氣」,做自己所相信的?

其實對於死亡的忌諱,不單是中國人,全世界都有。然而,當世間上一切都是無法預料的時候,只有死亡是最確切的事情,誰都逃不了死亡的一關。隨手WIKI一個"死"字,當中內容的豐富實在令我驚訝。

維基百科對安樂死的解釋是"Euthanasia refers to the practice of intentionally ending a life to relieve pain and suffering"。問題來了,甚麼是”pain and suffering”? ”pain and suffering”可以,亦應該由死亡以解除的嗎?

反對和贊成安樂死的論點有千千萬萬個,論理、道德、法律、人情、宗教甚麼都有,我不多贅述。對於Dr. Kevorkian主張人有"選擇死亡的權利"中權利二字我帶有保留,因為有權利就有義務,但到底義務是甚麼? 是活好每一天嗎? 不知道。

個人而言,我是傾向給予人們瞭解死亡/ 安樂死,進而作出選擇的機會,而且這過程不應由你身患絕症一刻才進行,反而是大家健全、生活安穩的時候就認真去想清楚。學習面對生死,進而不畏生死,不住生死,無相無著,一切自在。否則,試想像,當你知道自己大限已近、思緒紛亂,你要處理的,已經不是生與死的二分,而是生生、死死,還有情、義、財、責等等,沒有充分的準備一般人很難應付得來。

我有幸投身醫療專業,在工作當中見過相當情境的生與死,好活、不好活、好死、不好死都盡現眼前。我很多時候都會想,大家不妨到善終院、謢理醫院甚至精神病院學習生命教育 (當然,在現行政策中這件事是不會發生的)。當你見到末期病患在病床上垂死,腦細胞大量死亡的病人依靠幾條"天地線"而"存活",還有精神病人在自己的世界兜兜轉轉無法自拔,那種感受比你閱讀Tuesdays With Morrie Last Lecture更實在。

醫生的責任是救人,無錯,但醫生更大責任是幫人,否則只會淪落為機器,或者是因為避免訴訟而濫用醫療手段的工具。甚麼人應該幫,怎樣去幫留待大家去判斷。我只想講,當大家的焦點都集中在病人身上時,又有幾多人想過其實醫生都是人,醫生都需要別人幫忙。有多少人知道醫生面對這些兩難的爭扎和無奈。還有是病人的家屬。由病人的不幸所投射到身邊的人的效應可以是非常巨大,經歷過的人都會明白那是可等的震撼。那股力量大得足以把你推翻,為所「愛」的人實行安樂死。很難理解何以讓摯愛死亡會是愛吧。或者只是還未明白到有些時候放手也是一種方法。

Year 3讀醫學論理的時候沒有選擇安樂死寫paper,因為覺得自己應付不來。我多少一直對這件事耿耿於懷。雖然今日寫的不是甚麼嚴謹的學術論文,但總算是自己對生命的沉澱,也了結一件心事,可以安樂一點。

 "When you learn how to die, you learn how to live." ──Tuesdays with Morrie by Mitch Albom




後記:本片結尾法官判詞有關法律的尊嚴,在今日動不動就高呼人大釋法之際,格外發人深省。

2011年10月15日星期六

中醫師談感冒


身為一個中醫師,但卻甚少撰寫關於中醫養生、保健、治療的內容。因為坦白講,我不喜歡寫。我為人脾性比較古怪,說一不二,做事也一樣,做就做到徹底。我不喜歡寫這類文章,主要是因為我深知大家的期望與現差距太大,起碼我對自己的期望很高。其實很多人都問我,很多人都叫我寫,不過他們都傾向求取簡便快捷的方法,但事實上是沒有的,即使有,也不是最好的方法,所以每次我都只能輕輕帶過,蜻蜓點水。我不知受者有甚麼反應或感覺,至少我對自己未滿意。我不喜歡 magic bullet,我不相信有甚麼吃了或做了就百病不侵,我很討厭坊間那些不中不西、不倫不類的養生食療、保健貼士、XX病中藥預防等等;再講,我亦不相信有多少個人聽完睇完真的會切切實實地做。(個人意見而已,同行們,得罪了! )

現實歸現實,我認為空泛和不切實際的問題,恰恰是大家最關心和最想知道的,那我還是應該調整一下自己。事實上,我是非常渴望把中醫的神髓和實用性完完全全讓大家清楚知道的。然而老子有云”道可道,非常道",要求自己把博大精深的中醫理論一一道盡,又未免是一念求全而萬緒皆空。最不切實際的,原來是自己。為醫者,能講、能寫的,還是要做,那怕寫出來以後石沉大海,我相信起碼會有"咚一聲;那怕萬中無一會遵照和執行中醫至高之道,都至少嘗試過。

原本我的文章標題為"感冒的認知行為治療",意旨都市人對於感冒的錯誤認知和日常不良行為已經到了一個病態的地步。CBT的主要目的是要改變不健康的行為及認知,從而糾正根本問題,不過一般是用於治療精神病的。

你或者會覺得小小一個感冒用CBT豈不是殺雞用牛刀,誇張了一點吧! 且慢,先回答我三個問題,看完再罵再問也不遲。

你是否…
(1)    經常感冒,而且每次都好長手尾
(2)    經常感到疲倦和無精神,但又睡眠質素欠佳或相反"好似瞓極都唔夠"
(3)    經常流鼻水,打噴嚏,鼻塞,咳嗽,聲嘶甚至失聲

如是,或身邊有這樣的人,還望你可以花點時間看看下面

再想想,這個是你嗎?
(1)    每晚11:30前上床瞓
(2)    每週兩次以上冰飲/冷飲
(3)    每日排便一次
(4)    三餐均衡定時和合理定量 (定時是指7-9;12-14;18-20)
(5)    每週兩次以上帶氧運動

第一組問題,如果你全部都有,那極可能你是氣虛、肺氣虛之人,抵抗力較弱,容易生病。第二組問題比較狡猾,不過顯然地,如果1,3,4,5都沒有做到而2答有的話,你的生活習慣不太好,或多或少令你的體質變差。

在我眼中,絕大多數港人的感冒都不單純是身體問題,而是夾雜很多壞習慣和謬誤,是mindset的問題。唉,又難怪,由全城瘋狂消毒,到疫苗迷信,再到所謂傳統保健智慧,大多是捨本逐末和嘩聚取寵的新聞、政治和商業宣傳技倆。真真正正的健康生活之道,沒有幾多個人會在意,繼而持之以恆。

我眼中最有效的感冒治療,是身體的免疫系統;而預防感冒,就要從自身著手,做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打個比喻,假設抵抗力是我們戶口的金錢,當你有財務週轉的需要(即感冒了),最理想的方法當然是你的現金足夠應付(即自己免疫系統起作用)。那麼,錢從何來呢? 很自然,要看你平時的儲蓄習慣。如果有良好的習慣,懂得合理分配並作出短、中、長期的投資以及風險管理,小小的財務週轉當然不成問題;但若然你只懂投機取巧,短期的財技或者能夠幫你渡過難關,但長遠來講,你理財不善而導致的潛在投資回報損失以及利息支出,若不及時正視,總有一日會出事。那些經常病,而每次病都手尾長的人,跟欠卡數的情況差不多,辛辛苦苦交完 min pay,下個月銀行又來追數。

我現在每次感冒都只用中醫。我傾向針藥同用。那些經常看我的病人,萬一感冒了,我會根據情況選用針刺、拔罐,過半數的人,針灸完馬上就會感到不同程度的好轉。但這未足夠,我一般會開三至五服藥,一天一至兩次,三天左右會痊癒。感冒一星期才好的話,我已經覺得自己很失敗。至於甚麼預防感冒茶,我完全不用的。平時的作息定時,飲食均衡,適量運動,心境舒泰就是最好的預防。謹記,小病是福,偶爾感冒,能激活免疫系統,是練兵之時,服幾付藥就好了。

最後奉勸一句,"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那些經常生病的人,今日就為自己的健康儲蓄吧。

--------------
付上有關流感疫苗的綜述研究,看罷,中西醫在感冒治療上高下立見
http://www2.cochrane.org/reviews/en/ab001269.html

2011年10月8日星期六

民以食為天

民以食為天,是代表民食高於一切,甚麼都可以食,甚麼都應該食了嗎?有太多人誤解了這句話。《漢書·酈食其傳》: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天,是比喻賴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東西。人民以糧食為自己生活所系。

但在滿足了生存需要以後呢? 應該有點節制吧。

我不吃的東西:

1. 魚翅
身邊的朋友都知道了,只要是我知道會有魚翅的飲宴,我都會盡一切努力婉拒;拒絕不來的,我亦不會食用席上已煮好的魚翅。那不是更浪費嗎? 這不是浪費不浪費的問題,自助餐也浪費,又不見得你把食物都通通吃掉?
不食魚翅,是態度,是承擔,是對生命的尊重。鯊魚是食物鏈頂層的生物,能夠居於這層次是,必然是動物王國中不平凡的一員 (當然,自然界萬物都有其個性和必要性)。在食物鏈越低層,其繁殖速度一般越快或越大量,或者吸收的能量較少;反之沿食物鏈而上,繁殖週期會較長,當中所需的能量也越多。
那些住在海邊小村落的人,他們需要找尋食物,而他們沒有超級市場,捉到甚麼就吃甚麼,捕捉鯊魚作食糧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作為城市人,被供應食物的種類多到不得了,我們根本沒有必要食用鯊魚。更甚是,嚴格來講,我們只吃魚翅。在市場需要嚴重失衡的情況下,生意人亦非常精巧地,只捕取有市場價值的部分。他們把鯊魚捉了,切掉魚鰭,然後把餘下的身軀放回海裏,免卻處理"價值"低的部分的成本。這是極不人道的做法。跟鯊魚也講"人道"? 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處天地之間,系自然而生,尊重天道,愛惜自然是非常基本的事。

2. 鵝肝 Foie Gras
理由基本如前,就是不人道。鵝肝是患脂肪肝的鵝的肝臟。為了令牠們患病 (這本身已很病態),農場就不斷往鵝子倒進食物。對,填鴨/ 填鵝不光是我們的教育制度,這世界還真有這回事。喜歡吃鵝肝的人,要是每天都被不锈鋼管子往食道裏灌鵝肝或其他山珍佳餚,你還吃嗎?

3. 素肉
這個比較奇怪,是個人脾性的問題。我覺得,不想食肉就不吃罷了,吃素也很好,幹啥多此一舉? 用豆製品做出特別的口感我能夠接受,但它本身的味道已很好,為什麼還要增添肉的味道? 我想有肉味,乾脆食肉好了。

4. 瀕危絕種生物
主要針對海鮮,例如藍鰭吞拿魚和其他被過度捕撈的魚類。我怎樣知道? iPhone app,有internet,總會找到。http://apps.wwf.org.hk/seafood/chi/index.htm

我的食物態度:

1. 多菜少肉
菜是泛指在地上種出來的東西。以前,人類生產力較低的年代,肉類是高成本的產物,所以過時過節才吃。但隨著農業技術的改進,農產品產量大大提高,肉類的成本相對較低,也造就了現代人多食肉的習慣。可是的飲食習慣轉變代價不非。第一,我們把大量的農作物都用以餵養牲畜。一頭牛所吃的大豆和穀物,足夠養活好幾個人。第二,為了滿足日益膨漲的需求,肉類生產成了產業。低成本肉食背後,是條件極惡劣的牲畜養飼環境。在外國,那些生產雞蛋的雞,一生就在A4紙大小的空間不停生蛋,直至死亡。牠們一生連拍翼展翅的機會也沒有。說到底,還是不人道。有見及此,歐洲漸漸開展一些農場認證,讓消費者識別人道農場,從而可作出選擇。

2. 公平貿易 Fair Trading
有沒有想過為何進口的可可、茶葉、咖啡甚至棉 (雖然不是食物) 製品可以如此便宜? 因為大企業以極不合理的低價購入原材料,也就是說,農民根本沒有得到應有的報酬。我們都在間接剝削其他國家的人。其實只是付出多點金額,購買公平貿易產品,他們的生活就可以改善 (起碼我這麼認為,心裏好受點)

3. 避免加工及添加
經歷塑化劑事件,大家或者對食物加工有更多認識。但事實上,那只是鳯毛麟角,被加工的食物遠遠不止。跟我吃火鍋就知我脾性了。我只吃新鮮或極低量加工的東西,謝絕丸腸 (鮮製手打除外)。食物加工及添加,其實是食物產業化的後果。當原材料因為飼養不當而質素下降,為了保持食物的可口,生產商不得不花點功夫。

大家讀完這篇或者會有問,也麼多規條,不麻煩嗎,真的做到嗎? 其實這只是習慣,養成了就可以;要改變習慣,就要有決心;要有決心,就要明白到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為,民以食為天,真的不是說你想食甚麼就食甚麼。拜託,尊重自己,不做無知的兇手,也請尊重生命,停止作為無聲的施暴者。

2011年10月1日星期六

擁抱生命

當你以為你能夠贏遍天下,勝過一切,你就輸了。輸給自己。

最巍峨高崇的山嶺都敵不過風霜雨露的蠶蝕,不過最猛烈的風暴過後都總有放晴的一天。

沒有人是Peter Pan,每個人都要成長的。就算你的心智拒絕跟上,你的身體都總會提醒你。世間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但亦是種種自然的變化才能得以孕育出生命,是人生中不斷的變遷最能帶出存在感。令一個人成長起來的,不是手中那杯烈酒和香菸,也不是你身上的名牌手袋,更不是你面上的化妝品。穿上媽媽的高跟鞋,塗上口紅就以為自己大個,是小朋友才會做的幼稚惾事。有聽過類似的說話嗎? "要感激身邊一切對你好的人,但尤其要珍惜和感激那些陷害你和傷害你的人。前者或者使你歡愉,然而是後者使你堅強和成長。"

感謝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長了你的見識

感謝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

感謝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鍊了你的心志

感謝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會了你應自立

感謝輕視你的人,因為他激發了你的斗志

感謝斥責你的人,因為他提升了你的定力

感謝每個傷害,因為一帆風順是對一個人最大的詛咒。上山是為了下山。有時下山的方法不由我們選擇,不過我相信在我們跌得最痛的時候,總會有人扶一把。我突然想起"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詞。讀水調歌頭的時候我們都太幼嫩,根本沒法體會那意境。就是經歷過以後,便會明白"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定要好好珍惜眼前人。

"學習從失敗中接受、放下、然後放開,總是人生重要的一課。感恩往日一個個失意的經歷,讓我走到今天的我",謝謝Carman的文字。

哭過了,酒醒了,是時候看破,放下,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