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3日星期日

診療雜記

我想我還算是幸運的, 正式工作才一月, 就可以有獨診機會
更讓我感恩的是, 開診兩個早上, 就可以有 2個 fans
(我稱那些會找我覆診的病人為 fans =P)

獨診不容易, 始終診室裏就只有自己一個, 不再有老師即時解簽疑問或有難題
實不相瞞, 雖然我平時幫親戚朋友和在省中實習時, 處方都開過不少, 但我頭幾張獨診處方, 心裏是無底的, 連簽名都手震震, 整個早上都進退失據, 始終處方發了出去, 出了亂子, 病人就要受痛, 責任很大。

不過想深一層, 事實上, 病人就是最好的老師, 能在病人身上學習, 才會有進步, 所以我希望大家可以一同討論病案, 一同進步

我的第一個 fans 犯咳喘, 兩週前外感, 兩付柴胡桂枝湯癒, 但次診時咳嗽未止, 痰時黃時白時稀時稠, 考慮到其人體胖, 脈沉舌有齒痕, 辨為肺脾兩虛, 用了陳夏六君加大隊止咳藥; 三診訴咳曾緩, 但因小雪陽氣不降, 寒濕偏盛, 復咳甚, 前方稍加減再合苓甘五味薑辛湯; 四診諸症減, 唯每日子午時咳甚, 兼有胸痛, 認為是陽不入陰, 陰不入陽, 故加桂枝、白芍, 另加瓜蔞、薤白宣胸中氣機。

疑問: 1) 陽不入陰, 陰不入陽致咳嗽, 除了桂枝、白芍, 還有甚麼對證?
2) 痰時黃時白時稀時稠, 是否寒熱往來, 還是寒熱夾雜, 用柴胡理氣如何?

另外最近反覆思考一事, 是否藥味少就一定是一條好的藥方?

事緣在藥房轟炸下, 不太敢開出藥味太多的藥方, 再加上自己本身都對自己的水平有所要求, 不希望開方開得太雜, 因此訂了個不成文的規定: 每方不得超過 12 味藥
但結果係, 差不多我開出的藥方, 都是 12 味, 不多不少, 感覺很不靈活, 而現實係, 當有病情複雜, 要兼顧多方問題時, 我還是開了15味

我的反覆思量後的感悟係, 行醫初期, 用藥經驗尚淺, 選藥不如老中醫般精練是事實, 臨床用藥大可靈活一點, 以累積更多經驗, 當然, 長遠來說, 要多思考多學習, 提高理論水平, 才可促進臨床療效; 其次係, 藥方的好壞, 還是病人說了算, 能治好病, 3 味藥是條好方, 30味藥都是好方, 否則30味藥大包圍, 3味藥"功專力宏"但捉錯用神都徒勞無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