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9日星期三

醫緣與信者得救

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醫緣,但到底醫緣是甚麼呢? 這回事,很難講清楚,但我接受「醫得好就有醫緣」和「信者得救」作為其中一種解釋。聽上去很神棍和江湖術士,如是者,這樣就rule out 了一班唔啱channel 的人了。有興趣留低的,請聽我慢慢講故事。

最近我幫幾個病人減西藥,例如甚麼血壓、膽固醇之類的。這樣的病例,其實大可以好似報紙雜誌的鱔稿般吹噓一番,幫自己建立個年輕有為新一代中醫的形象,不過這當然不是我會做的事。原因好簡單,別人做到的,你不一定做到。病能否治好,醫生固然責無旁貸,不過最終的責任其實在病人本身。你看到的只是別人由A點走到B點的成功故事,不過你不知道人家過程中也走過了由1,2,3… 到n個步驟,不知道醫患雙方面對過多少困難和矛盾;就算知道,你亦不一定有本事重覆。

很有趣地,今時今日的醫關係當中,很多人都不自覺地跌入了一個"公我贏,字你輸"的博奕,尤其是對著我們這些年輕全科醫生。他們會覺得病醫好了是應該的,醫不好也不出奇,因為甚麼專家、名醫才是真正有本事。這些人就從來不想想為什麼自己會得病,也不想自己需要付出甚麼,他們以為藥物是美源髮彩,續漸變黑或立即變黑都得,萬一唔得,就換另一個牌子囉。

不要以為對中醫才是這樣,西醫也有這樣的困難。在外國,家庭醫生的概念深種,family medicine其實是primary care的一個重要持分者,負責緊密而直接的一線醫患關係,跟蹤一個人以至一個家庭的大大小小健康毛病,也會作出一些必要的健康教育。當一個人有病,第一個找的就是這位醫生,經初步診治或評估後,才會被轉介到專科。這樣可以讓病人得到最合適的治療,也確保資源用得其所。

香港不搞這一套,也搞不到這一套。一來香港不似外國,方圓百里找不到別的醫生。對於香港人,你大可以在伊利莎伯醫院看完政府醫生,轉個頭去嘉賓大廈找second opinion。Supposingly, 專科醫生是不收walk in 街症的,因為這不乎合整個醫療團隊的階梯及分工制度, but who freaking cares, 私家醫生都要開飯交租的,於是引申到其中一個制度崩潰的原因,就是基本上現在的醫療已淪為服務和產業,醫療"專業"一去不復返。

醫緣有時講的就是啱唔啱channel。當一個人走入澳洲牛奶公司,問有沒有阿一鮑魚食,只能無語。且慢,醫者不應是耐心和包容的嗎? 對,但總有個限度的,人生苦短,opportunity cost 和time cost太高,我亦愛莫能助,還未計算過程中對EQ和AQ的挑戰而激發的情緒波動,我才不想能醫不自醫啊。

所謂的信者得救,不是我想扮上帝,相反我只是冥冥中一個微不足道的humble servant,醫得好就有醫緣,只是因為你願意留低與我同行,讓我有機會盡我所能、用我所學。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