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5日星期二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2011)



都有一段時間未有全城追捧小品劇情電影。戲院加場又加場,場場爆滿;戲院以外人人議論紛紛,未睇你就OUT。或者因為電影背境取於十年前的臺灣高中,時代和文化背景相近之餘,原著小說大賣,臺灣票房高收,再加上網絡熱傳,美女帥男擔正主角,天時、地利、人和盡得。
愛情小品,我還是喜歡亞洲電影,畢竟帶點東方人的含蓄,不像歐美青春劇,型男索女一來就打得火熱,慾搏連場。不過嘛,這片子說它含蓄又講不過去。開頭那段高難度"另類課堂活動"的確別出心裁,導演在演繹少男時代血氣方剛,睪丸酮氾濫的日子還是來得寫實。由男生角度出發的愛情小說改編電影我基本上沒有看過,所以本片頗有新鮮感的。除了個別笑位過於誇張造作,大多滑稽到位,恰如其分的少少咸多多趣。可惜今次不是跟男性朋友去看,否則我真的想問,十年、二十年後,很多男人都漸漸有了肚腩、地中海甚至雄風不再,他們看著這些片段時心裡是甚麼滋味。
至於電影的主菜,男孩和女神間的一段情,卻沒有預期中的深刻,但不得不讚嘆女主角以二十八歲之齡還拍得出十八歲的感覺。作者多次舖陳,在另一個平行空間和女主角在一起的願望。然而所有人都能看出,他們的確已經在那個空間在一起了,只是未有從口中說出"在一起"三個字而已。關係跟婚姻不一樣,它不需要契約來見證。它的微妙之處在於,在你開始有意無意地關注這個人,進而感受到心如鹿撞的觸動,一切都經已"開始了"。當然這也帶到作者的下一個感慨,就是在那段階的女生總比男生成熟。啍,錯了,是她自以為很成熟而已。女人天生情感發達,又傾向服從主流,語言表達較佳,致使大家都錯覺她們成長了。實情是,為了令她們的心定下來,她們必須找些來東西作為寄託,最明顯的是讀書。我敢講,沒有幾多個女生是喜歡解剖和數理而追求知識,為的只是希望讀好書、升好學、找好工,走在一條標準人生道路,找回一點點安全感。安全感這回事,不知道苦害了多少棵關係幼苗。明明大家都有了感覺,卻又未有勇氣再跨出一步,最後因為小小誤會而留下雙方人生中第一個遺憾。
儘管是一個遺憾,能夠在高中段階就有如此刻骨銘心的經歷,是幸福的事,至少可以作為寫作的材料。人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要相信,一切已發生的事已是最好的安排。
到最後,無論心有多痛,情感有多麼矛盾和複雜,你還是想成全這個人,讓她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那怕是要從另一個人身上得到安全感和幸福。只要妳知道,在這個平行空間,或是別的時空裏,依然和曾經有一個很傻、很幼稚、很任性,卻最全心全意愛妳的人,就可以了。

1 則留言:

  1. 果然這部電影是從男生的角度來描寫青春期懵懂的愛情,怪不得一點都不覺得嬌嗔做作。前半部直接大膽的描寫不但沒有讓人覺得齷齪,反而更簡單詼諧,讓人對青春期的大男孩哭笑不得;後半部隨著主人公們的成長,開始品位到人生的許多無奈與酸楚,女主角最後也意料之中地選擇了一位成熟穩重的伴侶。最喜歡的部份就是看到新郎被人強吻的那出戲,突然發現,在咄咄逼人的少年情懷下,一切所謂的成熟都是浮雲。。。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