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6日星期三

關於中港矛盾的碎碎唸

其實我一直對香港歧視內地人這回事有些想法,但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既然今日有人問到,就講一講我的隨想,嚴格來講是碎碎唸。

1. 世界上或有無條件的愛,但絕對不會有無緣無故的恨。中港關係急劇惡化,當中已經夾雜很多仇怨慨憤,一日不明仇恨的來源和成因,歧視、漫罵、衝突只會無日無之。冤家易結不易解,要消除仇恨,一定要雙方放下很多固有成見,釋出善意及誠意,而且堅持不懈。但坦白講,這是幾代人積累下來的新仇舊恨,說易行難。
1.1 正視香港超負荷的問題,事實上,這情況北上廣早就有了,老北京、大上海、廣州人早已一去不復返,只是他們有能力向外發展、輿論監管不及香港而已。他們的本土意識甚至比香港強,但眾所周知的原因,他們組織不起來,也做不到甚麼去阻止所謂發展的巨輪。
1.1.1 資源超負荷的情況,也早就出現在大專院校。我讀大學的年代(04-09)因為大學宿位緊張,中港兩地學生已經互有微言,現在矛盾白熱化,實質是冰封三日,而當中的矛頭不應該只是學生,更是學院管理層和教育政策。
1.2.1 內地人也要正視天朝心態,尤其是暴發戶的行為及語言暴力,甚麼花錢買服務、老子促進你們經濟之類的。一句廣東話有云,有錢唔係大哂。
1.2.2 教育、行政、醫療有其原則,不會亦不應無限量遷就個別人士,不是所有東西都可以當做服務,否則學院淪為學店、醫院淪為藥店,這對大家都沒有好處。因此,有些事是有不可退讓的底線。
1.3 香港沒有無盡的義務或能力去照顧十三億人。單以奶粉為例,就算是紐西蘭這奶製品大國,一個七百萬人口的國家,都無法承受龐大的需求壓力,更何況是七百萬人口的城市,just simple logic! 

2. 歧視的存在背後總有政策和心理的因素。
政策層面比較簡單,就是沒有有效的機制去保障少數的權益。現行法例只是針對種族、殘疾、性別及家庭崗位,可以研究擴大範圍。當然,要求學生使用廣東話是否屬於歧視,值得商榷。

心理的因素就非常複雜了,當中可牽涉恐懼、自大與自卑、文化及價值觀差異等。
2.1 關於香港人的自大,即對內地人的優越感的問題,與其說是優越感,更貼切的形容是香港人對香港文化和制度的成就感。你沒有辦法向未吃過蘋果的人準確形容蘋果有多好吃,尤其是一直以為蘋果有毒的人,所以內地人不能理解法治、人權、自由這些概念,自然也不明白箇中的好處。而且香港由戰後到70年代大量難民湧至,生活條件極度惡劣,到慢慢整頓房屋政策、市容、行政及執法機構、商業秩序等,大家已經有一套明確的規則和人與人之間的默契,這的確是幾代香港人共同努力的成就。然而這被某些內地人粗暴地打破(例如隨地大小便)和港奸自俺(例如警隊選擇性執法尤如公安,保安變城管等),使香港人焦慮不安甚至憤怒。
2.2 香港人也的確存在自卑的情況,嚴格來講是在自我認識、身分和定位不清晰,與此同時受到極大的外力干擾例如中港融合論、新港人論等,所產生的反彈。當然啦,中間還有很多很多很多因素,如香港在經濟上越來越依賴內地市場、香港社會本身的流動問題、政制上和人口政策完全沒有自主權、地產電視大財團霸權下的衣食住行壓迫等等。換句話說,香港人某程度上已經失去了自己的底氣,原因有的是自找的,也是外在環境造成的。
建議讀這篇
2.3 上述兩點,實質是一體兩面,製造了土壤使本土派的崛起,加強了香港人身份認同。事實上,在文化和價值觀上,香港人和大陸人早就分道揚鑣了。對於內地人來講,英國人還是一個多世紀以前的侵略者,然而對於我們來講,他們的侵略卻是錯有錯著地,把中國人多年的醬缸文化打破,為我們引入自由、平等、法治等精神,加上天時地利就造就了香港的成就。

總之,沒有共同的價值觀,又沒有共同的處事方式和默契,加上語言不通和情緒,就爆發衝突了。

3. 關於「大陸狗」、「蝗蟲」的言論,本質上跟「港英餘孽」、「港燦」、「港英走狗」是沒有分別的。中港兩地向來有互相歧視的情況,這本身沒有大不了,一個population 總有normal distribution 中的兩個極端人群,問題係現在整條curve 有向某一方傾斜的趨勢(只是觀感,沒有數據,理據上面有講)。
3.1 就算概率不變,在大數定律下,大量的內地旅客、學生、移民湧現,極端案例和磨擦的數量也一定會增加。

4. 網絡上的漫罵應該視為一個獨立議題。香港本土的事情,例如十四巴女、巴士阿叔都可以成為網上熱話,不一定針對內地人。網絡世界有一定的匿名性,容易催生人的犯案心態,再加上一些去人性化的方法,也即是以蝗蟲或狗稱呼對方,就極容易引起非理性的攻擊行為。詳情請讀The Lucifer Effect: Understanding How Good People Turn Evil [Philip Zimbardo]

2013年10月9日星期三

醫緣與信者得救

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醫緣,但到底醫緣是甚麼呢? 這回事,很難講清楚,但我接受「醫得好就有醫緣」和「信者得救」作為其中一種解釋。聽上去很神棍和江湖術士,如是者,這樣就rule out 了一班唔啱channel 的人了。有興趣留低的,請聽我慢慢講故事。

最近我幫幾個病人減西藥,例如甚麼血壓、膽固醇之類的。這樣的病例,其實大可以好似報紙雜誌的鱔稿般吹噓一番,幫自己建立個年輕有為新一代中醫的形象,不過這當然不是我會做的事。原因好簡單,別人做到的,你不一定做到。病能否治好,醫生固然責無旁貸,不過最終的責任其實在病人本身。你看到的只是別人由A點走到B點的成功故事,不過你不知道人家過程中也走過了由1,2,3… 到n個步驟,不知道醫患雙方面對過多少困難和矛盾;就算知道,你亦不一定有本事重覆。

很有趣地,今時今日的醫關係當中,很多人都不自覺地跌入了一個"公我贏,字你輸"的博奕,尤其是對著我們這些年輕全科醫生。他們會覺得病醫好了是應該的,醫不好也不出奇,因為甚麼專家、名醫才是真正有本事。這些人就從來不想想為什麼自己會得病,也不想自己需要付出甚麼,他們以為藥物是美源髮彩,續漸變黑或立即變黑都得,萬一唔得,就換另一個牌子囉。

不要以為對中醫才是這樣,西醫也有這樣的困難。在外國,家庭醫生的概念深種,family medicine其實是primary care的一個重要持分者,負責緊密而直接的一線醫患關係,跟蹤一個人以至一個家庭的大大小小健康毛病,也會作出一些必要的健康教育。當一個人有病,第一個找的就是這位醫生,經初步診治或評估後,才會被轉介到專科。這樣可以讓病人得到最合適的治療,也確保資源用得其所。

香港不搞這一套,也搞不到這一套。一來香港不似外國,方圓百里找不到別的醫生。對於香港人,你大可以在伊利莎伯醫院看完政府醫生,轉個頭去嘉賓大廈找second opinion。Supposingly, 專科醫生是不收walk in 街症的,因為這不乎合整個醫療團隊的階梯及分工制度, but who freaking cares, 私家醫生都要開飯交租的,於是引申到其中一個制度崩潰的原因,就是基本上現在的醫療已淪為服務和產業,醫療"專業"一去不復返。

醫緣有時講的就是啱唔啱channel。當一個人走入澳洲牛奶公司,問有沒有阿一鮑魚食,只能無語。且慢,醫者不應是耐心和包容的嗎? 對,但總有個限度的,人生苦短,opportunity cost 和time cost太高,我亦愛莫能助,還未計算過程中對EQ和AQ的挑戰而激發的情緒波動,我才不想能醫不自醫啊。

所謂的信者得救,不是我想扮上帝,相反我只是冥冥中一個微不足道的humble servant,醫得好就有醫緣,只是因為你願意留低與我同行,讓我有機會盡我所能、用我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