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7日星期日

醫療到底是福利、服務還是責任?


短短兩年的前線醫療服務,見到不少令人無奈慨嘆的場面,使我深信香港的醫療系統早已崩潰,所以要盡早打算。不少人或者覺得我危言聳聽,那好,我今次把我的觀點和論據一一道來,望與大家一同討論。

身邊的朋友都多是三十歲以下,粗略估計,會為自己的健康作打算的人沒有三分之一。飲食不節、作息失常、壓力和情緒,再加上人體本身的機能衰退,我敢講,有相當大部分今時今日的年輕人,身體的病痛會由老年提前至中年就出現。有研究指出在發達國家,糖尿病病發率會在未來25年增加一倍,也同時增加嚴重腎病的風險(1)。而根據香港癌症統計資料中心2000-2009年的數字,20-4445-6465+三個年齡層的男性癌症病發率,分別為每十萬人71.5459.51944.3,即每一個年齡層增加起碼5倍,就是說,年紀大了就難免會有病痛。有部分疾病不會致命,例如腰痛,病發率有10.8%(2),也直接影響到生活質素,還未講到無數的鼻敏感病人。

怎樣預防疾病的治未病思想今日就不談了,實際一點,講醫藥費。就算每個濟世為懷的仁醫,都總要面對溫飽的問題;而且香港現在的中小企營商環境非常嚴峻,光是租金已令私人執業醫生吃不消。連自己都照顧不到的醫生根本不可能照顧好病人,而大量無法負擔醫藥費的病人也對醫生不利。

先講Project Triangle,這在醫療系統也講得通。

  • 要快、要好,不會平──私家醫院
    某程度上,不是私家醫院貴,只是公立醫院不合理地便宜。現在公立醫院收費,住院服務(急症病床)$100,住院服務(療養、復康、護養及精神科病床)$68,急症室$100,根本連照X-光的成本都不如,部分專科護理病床,一日的成本高達$3000,而這些成本完全無需由用者承擔,難怪大量病人"賴死唔走"以及濫用服務。當年醫管局的出現,提供快、便、廉的服務,實際是嚴重擾亂了私營市場的運作,好心做壞事。醫生為了應付七上八落、朝三暮四的苦況,唯有加價。至於私家醫院是否賺到盡、謀取暴利,服務又是否物有所價,這就要回到核心討論,醫療到底是福利、服務還是責任? 如果私家醫院提供的單純是服務,以商業社會的運作模式去經營,賺錢是無可厚非,手段和方法就是商人的道德問題,也引申到立法機關使用法律去設下道德底線了。


  • 要好、要平,不會快──公營醫療
    早幾日報紙都報導過,個別醫院的磁力共振檢查要排期到2019年。其他的不說,我工作的精神科專科門診新症排期都要一年,光是這個已經令人抑鬱! 急症室由於實行分流制,還好情況不太惡劣,只是真的是緊急情況,馬上會有醫生幫你。不過由於濫用情況太嚴重,醫護人員疲憊不堪,或多或少會造成第三種情況。可是,公營醫療加價必然會受到巨大政治壓力,因為公營服務是社會福利的最後安全網,加費或者會加劇醫療階級差距,無法承擔醫藥費的最終跌入綜緩網,在另一層面增加整體社會負擔。


  • 要快、要平,不會好──到內地或印度求醫
    國內的大城市醫療水平不斷提高,某些醫院的設備和藥物都是採用進口貨,質素其實是可以的。但是她們的門診量和病人數量比香港更多,香港人又要舟車勞動北上,質素已打了一點折扣。最重要一點是,很多醫院都是自負盈虧,監管和法制跟香港相差極遠,萬一有糾紛甚至意外,或者是沒有保障的。

長篇大論以後,個人觀點認為,醫療是責任,而且應該由每個人承擔,畢竟身體是自己的,健康是最高財富,我們好應該及早打算。身邊大多數人都是大學畢業生,實在沒有理由讓自己跌入最低層的安全網,甚至成為社會的負擔。又快、又好、又平的醫療,不會存在;絕對的共產社會,叫做烏托邦。

講錢很現實,是的。講錢、講現實很低俗,或者吧。師姐昨日的一番話點醒了我。現實本身從來沒有好壞,只是大多數人沒有勇氣面對現實而已。



  1. Robert C Atkins. Kidney International (2005) 67, S14–S18; doi:10.1111/j.1523-1755.2005.09403.x .The epidemiology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2. Ng KF, Tsui SL, Chan WS. Clin J Pain. 2002 Sep-Oct;18(5):275-81.Prevalence of common chronic pain in Hong Kong adults.
  3.  http://blog.digidave.org/wp-content/uploads/2009/10/VENN-Diagram.jpg.scaled1000.jpg





2011年11月11日星期五

小巴奇遇


有一日下午坐小巴從交易廣場到瑪麗醫院,選擇了一個平常不會坐的位置,而坐在後面兩個的男生全程說過不停,一般來講有這類人在附近是極為令人煩厭的事,但他們二人對談的內容卻非常有趣,我忍不住全神貫注地傾聽。從聲源和內容可以推斷,左邊男生A和右邊男生B是高年級醫科生,剛去完聽課或講座,乘車返回醫學院。兩人的性格大相逕庭,B是典型內向怕醜仔,不善社交辭令,是那種廿幾歲仔仍不敢直望女生你也感到出奇的類型;而A則是性格極度外向,喜歡冒險,夢想有朝一日名成利就那一類。

以下是記憶中他們對話內容大意的節錄:
A (語氣激昂,說話時而中英夾雜,帶美式口音,廣東話卻咬字不準)
你這樣不行,我跟人說話喜歡要有得著,有一些我從沒想過的主意
B
A 其實你跟我是peer,又不是甚麼,不用$$謹,有甚麼都可以講,不用修飾,你這樣是收藏自己
B不是,我是這樣的嘛
A 就是嘛,你這樣的性格就不好,你為什麼不敢表達,怎麼不說出來呢… (下刪一百字)
B:其實我以前曾經有你這樣的想法,我嘗試去改變自己的性格,所以我才選讀這間大學。不過我真的做不來,像剛才那樣站出來說話,我是非常害怕
A(打斷B的說話) 你是做到的,有信心就可以
B:我想講,讀了大學幾年,最珍貴的一件事,是我認識了自己。做回自己是最自在的
A(滔滔不絕不他,竟然靜默下來約半分鐘後) 你是退縮而已,你是欺騙自己
B:不是的。這是我的性格,這樣最舒服自在

A+B繼續爭論,然後

B:嗯怎樣說呢,你這種朋友,我不懂得應付
A+B繼續天南地北,中間講到一些情史,然後
B:我看專欄講過,人是要懂得獨處才會快樂
A:啊這個不好吧,我喜歡有人在身邊。我一個人食飯都不習慣
B:但裡面講到,人是一個人來,一個人走,所以中途也要學習一個人
A:不過如果經常一個人,那豈不是中間甚麼也沒有發生過,那人生有何意義

不知怎樣他們又扯到另一話題

B:我很滿意現在的我,以我的背景做到我現在的事,已是超額完成了
A:你太容易滿足了,你沒有想過其他的事嗎? 我會想,他日見到自己的同學上電視,見到他們成功了,我會問為何我不是那一個。What if 我今日錯過了一些甚麼,而做不到一些事
B”What if” 只是心有不甘罷了
A:你不明白,明明你有能力、有條件,但你不去做,太可惜了
B:因為我覺得一切已經很好
A(繼續他那鼓動人心的偉論,發表他的 motivational speaking)
B(繼續自我)

我要強調,整段對話我是被強迫聆聽而不是偷聽,因為二人說話聲量很大。我亦無意侵犯私隱,但無可否認我是太好奇和八掛。以我的推斷,他們倆相識不久,很可能在剛才的小課或近期實習時認識。每間醫學院一年取錄過百名學生,相互間不相熟也不奇怪,尤其是兩個如此南轅北轍的人。

整段對話中,A不斷遊說和鼓勵B去作出改變,而B的自我信念卻十分堅定,彷彿是 unstoppable force 遇上了immoveable object。然而他們給我的感覺是大家都覺得自己很對,是對方不好,亦希望對方明白和認同自己。對話中,他們都經常打斷對方。難怪Bcounseling 做得不好 (他自己講的),因為他的 listening不夠深入。雖然他較少打斷別人,但也很少會追問下去。A其實只是外強中乾,以極度外向的言語行為裝扮自己,從而掩飾自己的不安甚至空虛(當然只是我粗淺的分析)A一直否定B的收歛和內向性格,認為B的滿足只是出於自我安慰,這很可能是他的潛意識使然,至於確實的心結是甚麼,因為B沒有加以深究,我亦無法瞭解。很可能,是跟A的自我觀感有關。

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各自要面對的困難都不一樣。A需要建立自己的personal zone,而B則要學習克服自己的comfort zone。某程度上,A的路途更艱難。A在整段對話中都顯得十分激昂,驟眼看似強勢,他一開始說到希望聽到一些自己從未想到的主意,從中得著,可是當B提出其他的生活方或和人生觀,他卻聽而不聞。實際上,他只想聽到自己想聽和自己相信的事,從而強化自己。他想要的很多,不過他需要甚麼,也許連他自己也不清楚。相反地,B看似弱勢,但我相信他在過去的日子裡經歷了一些事,他會提到成長的重要,而他也學懂了建立自我,接受who I am。對於他來講,樂天知命是好事,安守本份應該是他對社會最大的貢獻。然而生命無常,有些時候,我們不得不克服自己的心魔。人生本來就是充滿可能,沒有超額完成這回事。照顧好自己以後,亦要兼善天下,為自己和別人帶來意義。

無論如何,在我們的人生中,每一個出現過的人,都總有意思。性格相反,也可以做到好朋友,只要大家都真誠相待就可以了。也希望他們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

2011年11月4日星期五

YES or NO (2010) (港譯:我的同居密友)


沒想到會有人找我看這套電影,我以為有興趣看的、會看的都在網絡上看過了。而這篇章早就寫好,就是沒有貼出來。忙碌算是原因,說到底,其實是心中深處的恐同感作祟。我還真好意思說自己思想豁達開放。
----------------------------------
天啊,這又是甚麼爛戲名! 都是甚麼年代了,還有這麼老土卻又不到題的戲名。到底是香港的電影發行商太懶,還是經己技窮,光聽戲名,我差點以為是那些九十年代的鄭秀文或任賢齊青春電影。
同居,誰都可以,而且多是自己選擇的。但本片主角可是大學的室友,是無心插柳的安排,也是在最意想不到的情況下,讓兩個人看到自己和他人不為人知的一面。
能夠在泰國和臺灣大獲好評,也被選為本年度香港同志電影節的開幕電影,它絕對不是那等只講噱頭而內容空洞的貨色。說實在,近十年的同志電影很多,但談得上有質素的,數不上多少部。李安的斷背山(2005)是一大經典,以李大導的名氣配以他最擅長的片種,成功製作了能夠走進主流的同志電影 (個人而言,與其說是同志電影,不如說是可歌可泣的淒美愛情故事)。而他早年的喜宴(1993)也或多或少造就了後來的面子(2004)
然而在香港以及很多地方的同志電影,無奈地只能說是"偽同志"電影,要不就是噱頭,要不就是被包裝了的異性戀模式,更甚是精神病態化的演繹。又或者,電影走向另一極端,過份製造同志萬歲的幻象,呈現一幕幕"真實而裸露"的激情,冷不防情色、色情只差一線,有時還以為入錯院看了soft porn
這套電影的主線其實很簡單,故事很大路,就是講兩個南轅北轍的人,在偶然下相遇,由起初的陌生甚至抗拒,到日久見人心,進而擦出火花,卻不敵世俗眼光而拒絕再進一步,最後一番掙扎後大團圓結局 (拍戲就是這樣,現實中,大團圓的有幾多?!)。電影難得的是中間很流暢自然地交代了很多大道理,不但促使了主角反思自己的處境和做人處世,更重要是讓觀眾們也認真思考愛情的真諦 (當然,前提是你是那種會思考的人)。唯一想批評的是主角生硬木呆的演技,以及不敢恭维的歌喉。或者,導演是想用另一種方法去演活角色吧。反正長得帥氣可愛就可以令一眾粉絲尖叫。
網路上關於本片的影評很多,而且寫得不錯,不再重複。

很可能,本片會在電影節後在小部分戲院上影,密切留意吧。
電影節的開幕電影一定好爆

2011年11月2日星期三

那些年的後記


那些年,我收過的觀音兵。




重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嘗試從沈佳儀的角度出發,發現說穿了,那個讓一眾男士趨之若鶩的沈佳儀,還不就是大家在茶餘飯後都在唾罵的觀音娘娘!

綁條馬尾,還愛心考卷咧,月黑風高夜闌人靜找喜歡妳的男生孤男寡女獨處一室溫習。跟蝦兵吵個架便匆匆找個隨手可得的蟹將慰藉一下空虛的心靈。男孩好不容易掰開觀音娘娘的金剛圈,卻又被一句緊箍咒「被你喜歡過,很難覺得其他人有這麼喜歡我」召回蓮花座下。誰說沈佳儀純真的,你們不都稱這為 FLIRTY 麼?同一齣電影,如果周秀娜取代了陳妍希,嗯,你懂我說甚麼啦。

彎彎問沈佳儀:「妳不是要說被那麼多人追很煩吧?」她答:「不是啦,只是我覺得,我很幸福。」屁咧,幸福幸福,讓那擺呀擺呀的裙臣服百萬人的暗爽就是幸福。

沈佳儀自己也認了啊:「常常聽人家說啊,戀愛最美好的時候就是曖昧的時候,所以乾脆讓你追久一點,不然一旦你追到我就變懶了,那我不是很虧嗎?」柯騰:「妳真的很機巴欸。」對啦她真的超機巴的,根本就自私到不行好不好。曖昧美好的地方,其一在於二人都小心翼翼調校到最能吸引對方的頻率,要變成童話裡你愛的那個天使,可是你真的相信你們會像童話故事裡,幸福和快樂是結局?其二在於毫無負擔,也許相愛很難,就難在其實雙方各有各寄望怎麼辦,曖昧就不同了,沒寄望沒失望,況且即使失望了拍拍屁股溜走不就行了?

電影省略了小說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情節,大概讓觀眾惋惜總比拆穿真相浪漫吧。是當他們為自由格鬥賽爭吵後,柯騰深深明白到他與沈佳儀之間個性的矛盾。「這個矛盾我早已知道,身邊的朋友也不斷地提醒我,但我總是以為正經八百的沈佳儀與搞怪衝動的我之間的矛盾,並不是互斥,而是一種反差的浪漫。」就這樣,柯騰決定對她追了八年的女孩說再見。所以啊,當大家都在納悶為甚麼他那麼蠢那麼遲鈍?為甚麼給你手襪時就不牽著她的手?為甚麼人家穿著你畫的T裇在雨中哭著罵你笨蛋就不衝過去抱著她?說不定不開始才是我們最好的結局。只是可惜不是妳,陪我到最後。

說那麼多,並非要褻瀆觀音娘娘,畢竟有人收兵,都總要有人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心甘命抵做隻貓做隻狗不做情人。愛情從來就無對錯之分。昨晚看高清翡翠台的《 LIFE 》,雌性甲蟲各出奇招,有些妍姿妖艷,有些薰香馥郁,只為獲得一條精蟲;雄性甲蟲要長出最大的顎,過五關斬六將,也只為輸出三千萬條精蟲。人類只不過是比牠們複雜一點點點點罷了。

每個男人心中都有一個沈佳儀?我說,每個女人心中(裙下?!)都有一個柯景騰,噢,對不起,還有一個曹國勝、一個謝明和、一個廖英宏、一個許博淳……


那些年我們有沒有愛過



九把刀小說改編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票房報捷,在港掀起話題,不少記者致電問我有沒有相似的校園戀愛故事可以分享,一時間,彷彿所有人都因着中學時期的戀愛故事集體中毒,然後藉着電影集體回憶——集體美化自己的回憶。
  因着《那些年》,很多校園生活很蒼白的女生都變得很驕傲很感恩,因為電影讓她們有了圓謊與自欺的藉口;那些年其實也許有很多人暗戀我,不過是我不知道而已;而因着這電影,很多從沒浪漫過的男生也變得很臭屁,因為他們可以大模廝樣撒謊自欺,為自己的不夠成熟與勇敢找到撒賴的例證。
  失去了才默然回想
  《那些年》最動人的地方其實是男主角柯景騰和沈佳宜之間的曖昧。兩人明明都有意思,遊戲還可以玩那麼久,直到最後大家失去了,才猛然噙淚回想:「啊,為甚麼當年我們沒有在一起?」
  也許因為我們都像柯景騰,根本就沒有我們所想那麼勇敢厲害;又也許因為我們根本就沒有想像中那麼愛對方,如果真的很愛很愛,我們怎可能甘願錯過?怎能忍受自己畢生最愛被其他人牽着抱着,餘生再也無法長相廝守?因此,唯一的結論只是,即使我們自以為有多愛對方,其實我們最愛的只是自己,怕失敗,怕出糗,怕破壞自己的美好形象,最後,也不過是太愛自己而已。
  當下的我們愈骯髒醜陋,我們就愈需要《那些年》這種曖昧的純愛故事來淨化自己的人生。要是青春離你還近,你根本不必緬懷青春;要是你現在愛情幸福圓滿,你才不會有時間回憶多年前那段無法圓滿的愛情;要是你這些年來過得很好,又怎麼需要頻頻回顧那些年遺忘了的錯過與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