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為此我們見到的人都非常友善, 其實他們之間的相處亦融洽, 醫生、護士、助理、秘書有講有笑, 甚至打成一片, 高級醫生甚少"擺款"、"晒權威", 而且帶教意識相當高。
大家同樣是做病例討論, 但氣氛和效果截然不同。當日所見的討論會比較像問書會, senior 不停問問題, junior 如果不懂回答,大可直接話唔識, 雖然或會被人串一下, 但其他人會提水幫你, senior亦會慢慢引導教導, 整體氣氛是輕鬆而實際的。省中的病例討論卻如周年大會, 氣氛嚴肅到不得了。發言的除了主管醫生的開場白, 其餘時間多是領頭人或主任的獨腳戲。或者發言時間實在難得, 若然有幸被主任問問題, 不懂亦要死充爛頂, 結果答案一蹋糊塗, 搞得自己難堪尷尬。所以多數人都會保持沉默, 免得講多錯多。由於討論會無人討論, 所以主任要繼續其 monlogue。由於討論會無太多真正的討論, 所以很多人都不多願意出席。這樣的學習環境, 上級太高壓, 下級太被動, 學到的東西大打折扣。
這亦令我反思, 為何香港的西醫一畢業的很 ready, 但省中的初級醫師還有如實習生一樣, 開藥處方綁手綁腳, 了無分串。一方面是學習環境和教學方未如理想, 醫師本身水平不夠, 另一方面是上級醫師不放手 (當年無得話事, 今日終於有權有勢, 還不用個夠, 怎會放權比你)。(不過中西醫學術傳承的問題太多太複雜, 不再多講)
但大陸勝在人多, 偶然一兩個天資聰敏、積極主動、勤奮好學的學生, 就自然會成為"精英", 能夠留在大醫院接受培訓。至於甚餘次之的醫生, 就分別到市、懸、鎮、鄉等規劃較細、水平較低的醫院 (除非你好有錢或有人脈, 兩者兼有更好), 不能找到醫院工作的, 就唯有賣藥, 一切階級層次來得身不由己。自稱世界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 其實是最為精英主義、階級化的人食人社會。
2009年10月18日星期日
醫院遊記 (四)
2009年10月15日星期四
醫院遊記 (三)
作為中醫師, 身邊總會不時有人問及一些健康問題, 就連西醫亦不例外。上星期五早上查完房後, 有時間跟幾位年輕醫生交流, 他們普遍對中醫好奇和不理解。說著說著, 人通常就會把手伸出來要求把脈, 而我亦很樂意 (但唔該唔好成日食飯時要我睇病, 一來食野時脈搏有變, 二來餐廳環境不適合, 三來我根本集中不了, 因為食飯時候亦係我休息的時候)。剛巧當日有一位 MO 身體不適, 這個中西醫交流環節最終成了診證時段, 而我亦開了成功註冊後首張處方。
跟西醫溝通很不容易。之前講過, 數據是他們極為重視的一環; 然而對於我, 病人實際的感覺才是我關注的事。簡單而言, 對西醫來說, 檢查數據、影像無異常, 就是正常人; 對我來講, 一個人 "行得走得, 食得訓得痾得, 兼開心"才算是正常。接受化療的病人, 開始時精神狀態是可以的, 畢竟體質太差不能開始治療, 而這時候亦是中醫認為正氣尚存的時候, 但當化療藥一入到身體, 病人就感到神疲納差噁心等等, 邪(癌細胞)袪正亦傷, 把一個已經病的人搞得更病。
見到一個 (好似係大腸癌)病人, 白血球過低, 不知何故我講到中藥對她有幫助, 醫生的即時反應就係 "是嗎, 有甚麼中藥可以提昇白血球數量?", 我當然啞口無言, 自圓其說道中醫注重整體情況云云。此類說話出自西醫口中實在無可厚非, 但事實上在省中查房時竟然有主治問到, "甚麼中藥可治蛋白尿?", 現今中國大陸的中醫水平淪落至此, 心寒。
很多病人確診癌症後, 都會先接受化療、電療或手術, 然後再看中醫以減少副作用和改善體質。老實講我並不滿意這個狀況, 亦不甘於只作可有可後的後援角色, 坦白講, 大多數病人來到時正氣已虛, 甚至病入膏肓, 半條人命, 真的要有仙丹在手才能"妙手回春"。治病良機, 一定是在病人正氣尤在時最好, 而且用藥要兼顧袪邪扶正。可惜人永遠覺得自己是最好的, 尤其是醫生這類專業人士, 要西醫放手癌症病人在早期接受全中醫治療, 跟搶病人無分別, 他們亦不相信中醫的能耐 (反之對中醫亦然), 總之無人會想自己淪為二線治療。誠言, 現今普遍的中醫水平良莠不齊, 配套亦嚴重不足 (最起碼沒有病房作長時間密切觀察, 病人情況或許有反覆, 我不放心讓他們回家), 現時把中醫作為癌症一線治療, 還未到時候。
2009年10月13日星期二
醫院遊記 (二)
之前在 states update 提過, 秘書為我們準備了儲物櫃, 我和 iris 為之欣喜若狂。千萬別少看小小的 locker, 它代表了私人空間, 代表了歸屬, 代表了安全。(想起省中那可惡兼有異味的共用衣櫃就心煩, 我的袋經常都被其他人的袋壓在底下)
更換好白袍後, 秘書小姐就跟我倆簡單介紹了整個部門的情況, 亦到不同地方走了一趙。簡介完畢就直接到了腫瘤科的專科門診跟診。帶教的醫生是個 AC, 十分友善, 帶教意識極高。一日下來大概粗淺地了解多種癌症的常用療法和用藥, 最難得係見到一個乳癌手術後的乳房整形。
星期五 (9/10)早上係 grand round, 所有醫生都會一同查房。西醫查房跟我們不同, 嚴格來講, 他們不太需要見到個病人, 因為他們關心的主要是數據。這對於我說有點難以接受。查完男床, 全部人就去了討論電療的事宜。由於這方面的知識我完全無接觸過, 所以對他們所說的一頭無緒, 大概只知道電的時候要電到所有癌細胞, 但同時要避免損及重要器官 (唔講都知啦), 不過成件事的確非常複雜, 實際做起來很不容易。
下午去了 pain clinic, 了解其他控制和舒緩癌症病人疼痛的方法。其實對於癌症病人, 配套是有的, 例如心理問題可轉介 clin psy, 疼痛可轉介 pain clinic, 以及本身的專科醫生, 如果再睇中醫, 的確是很煩複的事情。所以我在想, 分工真的要這樣仔細嗎, 其實不同服務當中難免有重覆的地方, 何否整合協調各方以方便病人?
2009年10月11日星期日
醫院遊記 (一)
近過去一年在廣州截然不同, 今個月去 clinical attachment 真是很遊玩的感覺。不單自己是抱著輕鬆(而認真)的態度去觀摩學習, 就連接待我們的 MO 和秘書都誠言我們的到訪是寄學習於玩樂的性質多一點。不過, 輕鬆, 不就等於不認真。這一份輕鬆, 反而令我令我更於開自己去接受事物。
PMH 跟省中的差異多不勝數, 單是地理環境已見一班。很多香港的大醫院都不會太接近民居, 由我家陟步走到 PMH 大約 15分鐘, 最近的清麗也要走 5-10 分鐘; 反觀省中醫院, 根本就是跟民居牆貼牆、零距離。我在急診跟診時, 診室窗口對面士多所賣的每一件商品, 雖未至伸手可及, 但起碼能看個一清二楚。心想假若有個傳染病病人對著窗外咳嗽, 都不知將會有多少人遭殃。另一個問題係, 小小的後巷, 空氣流通的程度是否足夠, 因為空氣不夠流通, 病原在空間濃度就會高, 人類感染的機會亦相應增加。中國經常以"地大物博"自居, 但由這個事例看來, 這地到底有多少"大", "大地"又有否被善用, 大家自己好好想想。
其餘的硬件配套的差異亦無謂再講, 否則要講上三年, 簡單總結一句係"係人去的地方和唔係人去的地方", 意思大概反映劣方高度機構化、形式化, 但人性化便民利民配套完全欠奉。至於誰優誰劣, 不用多說了吧。